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脚踏实地才能赢得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18-08-29 14:14:38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敢于如此吹大牛,很大程度在于为了获得更多市场关注和更高估值,以方便融资。造车需要资金,但仅靠“炒作”来的资金很难推动企业行稳致远。新能源汽车代表着全球汽车产业新方向,造车新势力要脚踏实地,潜心修炼内功和实力,才能避免乐视造车悲剧上演

    最近,造车新势力“炒作”高潮迭起。先是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申请,计划融资18亿美元,刷爆朋友圈;随后恒大法拉第未来宣布,10年后公司年产能达到500万辆,引发广泛质疑;紧接着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其品牌日发表“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,而不在制造”的观点,更是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    质疑的理由在于,造车新势力没有尊重汽车产业规律,为吸引眼球,不惜在产量上夸海口。以恒大法拉第未来为例,刚入局就要来个“500万辆”,正可谓“人有多大胆,车有多大产”。要知道,我国汽车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,迄今只有上汽集团一家年产能突破了500万辆,排在第二的东风汽车集团年产能才400多万辆。按照国家产业发展规划,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能也就500多万辆。对此,大众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笑言,“如果生产的是玩具车,这或许没问题”。

    同时,在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,造车新势力的技术并没有自己说得那么好。据恒大称,“首款高端车型FF91,历时4年研发,最高续航700公里,百公里加速达到2.39秒,技术全球领先”。但这仅是企业的一面之词,并没有得到第三方公证。技术究竟先不先进?产品究竟有没有竞争力?最终要靠市场来说话,而不是“自说自话”就能算数。

    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敢于如此吹大牛,很大程度在于为了获得更多市场关注和更高估值,以方便融资。毕竟,造车是一个巨烧钱的活。正如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所言,200亿元只是一个造车“起点”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造车新势力如果不能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,走向盈利的良性循环,最终的结局就是出局。

   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,一款车的量产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。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,从研发到生产,以及试验认证,有上万道工序,任何一道工序出现差错,都可能直接影响驾乘者的体验,甚至威胁生命安全。独特的产品性质和复杂的驾驶环境,都对技术和安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。况且,不像手机那样可以不断试错、迭代升级,汽车工业的制造过程以及工艺进化是缓慢稳定发展的,每个创新都依赖于过往几年甚至几十年来,从无数故障分析与惨痛召回过程中的积累。再加上,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开展从电池、操作系统到充电桩配置等各个环节的颠覆式创新,这使得其推进难度和时间成本远超各大参与企业的预估,而市场又不等人。

    不可否认,造车需要资金,但仅靠“炒作”来的资金很难推动企业行稳致远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,汽车正从传统机电产品和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、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,再加上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倒逼,汽车产业迎来了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这为造车新势力提供了重要的可“乘”之机。新能源汽车代表着全球汽车产业新方向,造车新势力要想真正把握住这一机遇,不仅需要仰望星空,更要脚踏实地,潜心修炼内功和实力,而非“炒作”,才能避免乐视造车悲剧上演,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李克强: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全国统一市场

      2020年10月12日09时05分
    • 多地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

      2023年08月30日11时31分
    • 新能源汽车ESG价值投资凸显 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?

      2022年04月20日13时20分
    •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快步走来

      2021年08月10日10时38分
    • 新能源汽车“出海”要有大格局

      2022年08月19日09时07分
    • 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 品牌向上更加自信

      2022年09月27日09时08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